通用磁粉探傷機是一種常用的無損檢測儀器,用于探測金屬零件表面及其近表面的缺陷。其原理和工作機制主要包括磁粉液的涂敷、磁場的生成和缺陷的顯示與評估。
磁粉液涂敷是通用磁粉探傷機探測。磁粉液一般由磁性顆粒和液體(一般為水、酒精等)組成。磁粉液通過涂敷在待檢測零件表面,形成一層薄膜。當涂敷的磁粉液遇到表面不平整處,或者缺陷處的磁場發生變化時,磁粉液會在這些地方發生積聚,從而形成可見的磁粉粒子團,用以顯示缺陷。
磁場的生成是通用磁粉探傷機的核心。磁場的產生是通過通電線圈產生的磁力實現的。通用磁粉探傷機中的線圈一般為電流線圈或磁化線圈。當線圈接通電流時,會在零件內部產生磁場。這個磁場會影響到零件內部的磁性粒子,使其發生排列或移動,進而引起磁粉的聚集,從而實現對零件缺陷的探測。
缺陷的顯示與評估是通用磁粉探傷機工作的最后一步。當經過磁場的作用,磁粉液在零件表面積聚形成磁粉粒子團后,就可以通過觀察這些磁粉粒子團來確定缺陷的位置和形態。常用的觀察手段有肉眼觀察和熒光觀察。在肉眼觀察中,操作人員會通過裸眼仔細觀察積聚的磁粉顆粒的形狀和分布來判斷缺陷的性質和大小。在熒光觀察中,操作人員會在黑暗環境下使用紫外線燈照射零件表面,缺陷處因磁粉聚集而發亮,從而更容易觀察和評估缺陷。
需要注意的是,通用磁粉探傷機只能檢測金屬零件表面及其近表面的缺陷,對于深層缺陷無法提供有效的檢測結果。另外,通用磁粉探傷機對待檢零件的尺寸、形狀和材料有一定的限制。不同的零件尺寸、形狀和材料需要選擇不同的磁粉液和工作參數,以達到較好的探測效果。
總結來說,通用磁粉探傷機的工作原理和機制主要包括磁粉液的涂敷、磁場的生成和缺陷的顯示與評估。通過涂敷磁粉液,線圈產生磁場,觀察磁粉粒子團的形狀和分布,可以檢測出金屬零件表面及其近表面的缺陷。這種方法適用于多種金屬材料和形狀的零件,并且操作簡單、成本較低,因此在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